按:《中師生》公眾號得天下中師生的關注和支持四川隆昌幼師學校排名,致力創(chuàng)建一代中師生的精神家園。今天,我們分享郭艷老師的文章《一代芳華:回不去的歲月記憶》 。
原題:《一代芳華:回不去的歲月記憶》(一)
作者簡介:郭艷
偶然在同學群里,看見老班主任肖老師轉發(fā)的一個有關中師生的視頻,隨意瀏覽一遍后,不由感慨萬千。我是91級四川隆昌師范學校幼師班的,當年學校里也有普師班,我們那個年級五個班,兩個普師班,三個幼師班。而現(xiàn)在校園還在,卻已經(jīng)搬了新校址,校名已改,升級成為川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而我,依然還記得,我曾經(jīng)是一名“隆師?!钡漠厴I(yè)生。
九十年代初期,幼師作為一個新的專業(yè),開始在師范校園里悄然興起。同在師范校園里求學,我們幼師生與普師生,有很多相同之處,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相同的是,我們都一樣,不分主副科,文學,數(shù)學,物理,生物,音樂,美術,舞蹈,心理學,教育學,素描,簡筆畫,幼兒繪畫,簡譜,五線譜,視唱練耳,兒歌彈唱,琴法學習,舞蹈基本功,幼兒舞民族舞……各科專業(yè)非專業(yè)的課程都要學習。
不同在于,普師生更側重于課堂上的教學法和板書書法的培養(yǎng),而我們幼師生,音體美等專業(yè)技能的考核更細,要求更嚴一些。
相同之處,師范校園里絕大部分孩子,都是從農(nóng)村里“跳出龍門”考上的師范學校,但是幼師班也有為數(shù)不少跟我一樣,是從周邊五線小城市里去就讀的城市孩子。雖然我們來自五湖四海,家庭環(huán)境各不相同,但是并不影響我跟隔壁那些普師班的同學成為好朋友。
還記得入學第一學期,第一次離開家那么遠去住校讀書的各種陌生與惶恐,8個人在一間寢室里同吃同住的磨合與友誼。
還記得第一年的冬天那場雪,讓我們幾個亞熱帶去的孩子在寢室里冷得哭鼻子。還記得那時,開水要憑水票去開水房打水,洗澡也要打上開水去澡堂里兌上涼水才能洗澡。
最讓我這樣的小女生為難的事,大概要算每天從食堂門口提洗漱用水到五樓寢室了。那時候新的學生寢室樓還沒修建完善,我們?nèi)桥挠讕煱鄬嬍?,因寢室不夠分配,暫時把我們班幾個寢室的學生分在男生樓的五樓上住。
而我,一桶水搖搖晃晃提到五樓,也就灑得只剩半桶了。有一次提一桶水差點絆倒摔一跤,被一個普師班的男生碰巧看見了,連忙把我扶住,又幫我把水提到了寢室五樓門口,心里說不出有多感激四川隆昌幼師學校排名!
那以后,每次我提水從樓下走過,經(jīng)常會有普師班的同學幫我提水上樓,有比我高一屆,也有和我一屆的,有男生,也有女生。大概他們是看我個子太小,提水太吃力了吧。
這樣被人默默幫助的日子,一直持續(xù)到我們的寢室樓每層的衛(wèi)生間盥洗室修好才結束。但是我跟普師班同學的情誼并沒到此結束。
每學期期末寒暑假,我們離家遠的同學才能回家,離校之前,學校都會安排每個班一個教室,把我們的箱子行李那些不帶回家的東西集中存放統(tǒng)一管理。而從五樓寢室里,把一個大木箱子的衣物書籍雜物還有一大包捆好的被褥搬下樓再搬到走過校園花園的教室里,對我來說都是一種體力與耐力的考驗。每到這種時候,我只好又去普師班“搬救兵”,自己班的同學都是女生,我也不忍心每次都求助于她們,她們搬自己的行李已經(jīng)夠累了。
為什么要找普師班同學四川隆昌幼師學校排名?
大概是小女孩的小心思,總覺得男生氣力總比女生大一點吧。作為感謝,遇到有吃不完的飯菜票,我都會悄悄送給飯量較大的普師同學,從家里回學校的時候,也會帶幾個我們當?shù)爻霎a(chǎn)的石榴給普師同學嘗嘗鮮。
現(xiàn)在的孩子,可能再也沒有機會看見那個年代的飯菜票。那時候的中師生,每個月由國家統(tǒng)一補助一定數(shù)額的生活費,以飯菜票的形式發(fā)放,一個月幾十元。女生飯量不大,基本上夠吃甚至還可以有點剩余。而男生,我所知道的很多并不夠吃,雖然不夠的可以自己拿錢再去買點飯菜票,但是農(nóng)村去的孩子,很多家里經(jīng)濟并不寬裕,有不少學生也就不愿意再額外找家里要生活費買飯菜票。
那時候食堂有個打飯的師傅,心腸很好。
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我每次只打一兩米飯,我前面排隊的男生最少要打半斤飯,然后每次遇到那個師傅打飯的時候,他都會給我的一兩米飯打得多一些,還碎碎念:你要多吃點,才能長高點。但是我飯量不大,使勁吃也吃不了多少東西,吃多點反而會鬧腸胃病。因此剩下來的不多的飯菜票,有時候就分給那些飯量較大的普師同學吃。
還記得第一次拿石榴給同學吃,那個靦腆的男生跑來問我,要剝皮吃還是連皮一塊吃四川隆昌幼師學校排名?(那時候的生活條件有限,物流并不發(fā)達,有些農(nóng)村來的同學還沒吃過石榴,放在現(xiàn)在,恐怕根本不可想象吧。)
還記得,晚自習的時候,偷偷溜到比我高一屆的普師同學教室里,一本本給她們寫畢業(yè)留言,一遍遍在琴房里彈那曲《送別》,任由離別的憂思在指尖流淌。
還記得,放歸宿假的時候,受普師班同學邀請,跟她們一起回同學家吃肉喝酒(雖然我不會喝,但是看其他同學大口喝酒大塊吃肉也是一種享受),那時候農(nóng)村家庭也并不能隨時隨心所欲的每天吃肉,但是周末回家的孩子,家里人都會給安排一頓豐盛的飯菜,用四川話來說,叫“打牙祭”。
還記得,跟普師班的同學在學?;▓@里暢聊各種畢業(yè)后的暢想與期待………
轉眼之間,就快畢業(yè)30年了,離開那所校園后,就再也沒有了彼此的音信。當年在學校參加校慶60周年慶典的時候,看著一群群白發(fā)蒼蒼的老校友回來學校尋找她們當年生活學習生涯的記憶的時候,我曾經(jīng)不解她們?yōu)楹螘拥脽釡I盈眶四川隆昌幼師學校排名?
而現(xiàn)在的我,也即將迎來校慶90周年慶典,鬢已成霜的我,當了一輩子孩子王的我,可有勇氣重返校園,去尋找我當年青蔥歲月的痕跡?
那些年一起走過的日子,終究是一去不復返了…………
作者簡介:郭艷,1994年畢業(yè)于四川隆昌師范幼師班,從事幼兒教育工作至今,目前仍就職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qū)香港偉才幼稚園,任大班班主任。